This website requires JavaScript.
为中小微企业打通“最后一公里”,有哪些具体政策措施?

为中小微企业打通“最后一公里”,有哪些具体政策措施?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受疫情影响后的中小微企业,总理提出“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要下沉,类似于防疫工作下沉到街道和小区,(政策)要下沉到注册地的最小单位,这就是精准滴灌。”

“2万亿”提出后,舆论场上已有共识:首先,它不是大水漫灌,而要“精准滴灌”;其次,它必须尽快落地,以解“燃眉之急”。

中央一点不留,省里也只做‘过路财神’。”24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再度重申,财政新增资金要“直达市县基层,直接用来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民生。要让企业和人民群众收到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其他各项稳企政策措施,也都有一个“到达率”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黄立在昨天的“委员通道”上表示,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稳企纾困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与近年来连续出台的惠企政策文件,共同构成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组合拳”。

但全国工商联的调研表明,一些政策在落实上还存在痛点难点堵点,近年来议论颇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导致政策效力打了折扣。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樊芸说,去年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对实体经济进行跨省市调研,发现减税相关配套政策不尽完善。如增值税抵扣规则过于复杂,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审核进项发票和销项发票,一些缺乏专业人才的中小企业难以掌握和处理增值税复杂的抵扣规则;出口退税周期太长,一些地方政府的税收增量返还政策并未直接返还本企业等,亦降低了企业减税的实际获得感。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奥盛集团董事长汤亮以医疗器械产品为例,尽管地方早已发布优先采购创新的国产医疗产品的文件,但实践中企业仍面临融资难、临床实验周期长、项目评审周期长、进入政府采购目录难度大等问题。

有的医疗器械产品很快拿到了生产许可证,做完临床后的第二天就拿到了医保代码,但是拿到医保代码以后,还要上到各个省的阳光平台,再让每个医院进去,那是更难了,阳光平台一年开放一次,如果那一次机会你错过了,就要再等一年。这一年中,这个产品可能被别人抄袭。等到一步步程序走完,花两年时间,可能也就失去了先发优势。”他为此呼吁,在政策上疏通相关环节,并使既有政策尽快落地。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副主席蒋颖将其视作一个全面提升政策到达率的契机。

政府可以设立中小微企业纾困基金,直接给企业提供现金流,同企业保留员工、复工复产、数字化转型等挂钩,并由担保公司,商业银行共同参与。”她说,“要下沉,类似于防疫工作下沉到街道和小区,(政策)要下沉到注册地的最小单位,这就是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