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website requires JavaScript.
什么样的投资机构在环保项目投资具有优势?

什么样的投资机构在环保项目投资具有优势?根据清科私募通汇总的近两年(2017-2018年)环保投资事件(剔除个人新三板定增案例)大致体现了以下几个特征:

1)投资机构分散。根据其公开信息统计,投资案例240起左右,涉及投资机构300家左右;多数机构仅投资1个项目,投资2个及以上的机构占比仅约15%。

2)知名投资机构参与度不高。尽管包括像青域、启迪这样的专业化机构仍然表现出相当的投资活跃度,清科各机构榜单排名前50的深创投、达晨、东方富海、毅达资本、中国风投、启明创投、复星资本、金茂资本、国中创投、北汽产投、德同资本、东证资本、盈科资本等亦有参与外(以上数据仅基于私募通公开信息,存在缺漏可能),多数知名投资机构并未重点关注环保赛道。

3)产业基金和地方政府/科研院所投资平台不断涌现。产业基金可以通过投资来构成业务上的协同或产业链的延伸补充,科研院所则越来越多地支持内部创业。

从近期了解的一些尽调案例来看,融资企业对估值的敏感性不断上升。从三五年前的投后PE10倍左右到近年来的动辄15-20倍左右,投资机构竞争激烈程度上升,融资企业对于资本运作愈加熟稔,在估值上的妥协意愿也随之不断下降。

此外,银行股权投资部门或将成为一股强有力的新进力量。银行资金成本低,对于投资收益的要求首先在于稳定而非追求高风险高增长,质地较好的环保企业较大程度上可以满足这一特点,双方合作的基调更趋一致。

关于未来的猜想是,环保行业的国资成分将有望逐步占据主导。一方面,央企国企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已经通过业务拓展、并购等方式大力布局环保产业,国资属性的投资机构和平台表现也日益活跃。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国企混改、国资接盘环保上市企业股份、国资参与环保项目公司等等,使得更多国有资本能够以更市场化更具效率的方式来经营环保公用事业。因而,这里的“主导”实质是国有资本实现更有效的运作,同时,规范从业的民营资本也将享受到政策红利和项目资源、资金的支持。

面对政策的强力推动和现实的种种问题,投资机构需要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对行业的各细分领域、具体企业和项目进行研究分析,准确把握政策利好的真实可落地价值,更好把控项目风险,方可用好大形势、抓住大机遇。